[会员中心]  [发布文章][发布软件]  [中文繁體] 
 文章·资料  电脑软件  手机软件  网站源码
   本 站 搜 索
[选项]
   推 荐 文 章       More...
《颜氏家训》前言 《颜氏家训》前言
  前言   颜氏家训──..
《百战奇法》序言 目录 《百战奇法》序言 目录
  序言   《百战奇法》..
《孝经》评价 《孝经》评价
  评价   《孝经》堪称..
《孝经》导读 《孝经》导读
  导读   《孝经》是一..
《弟子规》详解 《弟子规》详解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
《孙子兵法》前言 《孙子兵法》前言
  前言   《孙子兵法》..
《论语》及其养生学思想 《论语》及其养生学思想
  《论语》是孔子弟子所记录..
《论语》简介 《论语》简介
  《论语》是孔子和其弟子的..
   阅 读 排 行
《竹书纪年》夏纪 《竹书纪年》夏纪
夏纪 [一]《汲冢书》:禹都阳..
《采女经》目录 《采女经》目录
  目录   一、不死之道 ..
《便宜十六策》前言 《便宜十六策》前言
  前言   我国是历史悠久..
《孝经》士章第五 《孝经》士章第五
  士章第五   资于事父以..
《训蒙骈句》卷下 八庚 《训蒙骈句》卷下 八庚
  卷下   八庚   霞..
《房内记》玉门大第廿八 《房内记》玉门大第廿八
  玉门大第廿八   《玉房..
《房内记》八益第十六 《房内记》八益第十六
  八益第十六   《玉房秘..
《素问》大奇论篇第四十八 《素问》大奇论篇第四十八
  大奇论篇第四十八   肝..
文 章 信 息
《汉语成语》上篇:一 (3)
评论()][留言][收藏
[文章分类:国学典籍 / 汉语成语][阅读选项
【一脉相通】 谓事物之间相互关联,犹如一条脉络贯穿下来可以互通。


【一脉相传】 谓一个血统或派系世代相续流传下来。常比喻某种思想、学说 或行为之间的继承关系。

【一脉香烟】 谓延续家世的后代。人死,后嗣须常上香祭扫,故云。

【一高二低】 ①高低强弱或胜负输赢。②谓意外的变故。

【一席之地】 铺一张坐席的地方。后多指一点点地方或一个位置。

【一病不起】 谓卧病后日见沉重,终至死亡。不起,用作死的婉辞。

【一家一火】 谓所有家当什物。

【一家一计】 指一夫一妻的家庭生活或财产。亦引申为一家人。

【一家之作】 自成一家的著作。

【一家之言】 指有独特见解、自成一家的学说或论著。

【一家之学】 自成一家的学派。

【一家之辞】 同“一家之言”。

【一家老小】 谓全家人。

【一家眷属】 本指一家人,后以喻同一格局。

【一家无二】 谓一家之人没有两样。

【一纸千金】 一纸价值千金。极言诗文价值之高。

【一纸空文】 一张空头文书。指只是写在纸面上而不能兑现的条约、规定、 计划等。

【一现昙华】 比喻事物或人物一出现就很快消失。华,同“花”。

【一接如旧】 犹言一见如故。

【一而光】 见“一扫而空”。

【一扫而空】 一举扫除净尽。

【一乾二净】 ①犹言罄尽。形容一点不剩。②形容整洁干净。

【一厢情原】 见“一相情原”。

【一晦一明】 一暗一明。常指昼夜循环。

【一败如水】 形容大败,犹水洩地不可复收。

【一败涂地】 形容彻底失败,不可收拾。

【一唱一和】 见“一倡一和”。

【一唱三叹】 见“一倡三叹”。

【一唱百和】 见“一倡百和”。

【一国三公】 一国之中有三个主公。比喻令出多门,事权不一。

【一偏之见】 偏于一面的见解。

【一偏之论】 偏于一面的议论。

【一得之功】 一点微小的成绩。

【一得之见】 一点见解。常用作谦辞。

【一得之愚】 对自己意见的谦词。犹言一点肤浅的见解。语出《晏子春秋· 杂下十八》。

【一贫如洗】 穷得一无所有。形容贫困之极。

【一脚不移】 借喻坚定不移。

【一毫千里】 语本《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豪(毫) 氂,缪以千里’。”《大戴礼记·保傅》:“《易》曰‘正其本,万物理;失之毫釐,差之千里’,故君子慎始也。”卢辩注:“据《易说》言也。”谓差错虽微,造成的危害甚大。

【一毫不苟】 犹一丝不苟。

【一毫不差】 完全相同,没有一点差异。

【一毫不染】 犹一尘不染。

【一望而知】 一看便知。形容显而易见。

【一望无际】 一眼看不到边际。形容十分辽阔。

【一望无边】 见“一望无际”。

【一清二白】 ①谓非常清白。②见“一清二楚”。

【一清二楚】 非常清楚。

【一清如水】 ①喻廉洁。②喻空荡荡无人。

【一视同仁】 原指对百姓一例看待,同施仁爱。后多表示对人不分厚薄,同 样待遇。

【一张一弛】 张,拉紧弓弦;弛,放松弓弦。古时常以喻施政宽严相济;现 多比喻生活、工作要合理安排,有紧有松,劳逸结合。

【一阶半级】 指低微的官职。

【一阶半职】 同“一阶半级”。

【一隅三反】 《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与“举 一反三”意同,谓善于类推,能由此及彼。

【一隅之见】 片面的见解。

【一隅之说】 片面的说法;偏见。

【一琴一鹤】 宋赵抃任成都转运使,到官时随身只带一琴一鹤。见宋沈括 《梦溪笔谈·人事一》、《宋史》抃本传。后来称人为官清廉,常用此语。按:宋赵善璙《自警篇·嗜好》称抃赴官携一龟一鹤,硃长文《琴史》卷五及叶梦得《石林诗话》则以琴鹤龟三事并言。

【一斑半点】 比喻极小部分。

【一场春梦】 本喻世事无常,转眼成空。后亦喻幻想破灭。

【一壸千金】 比喻物虽微贱,关键时得其所用,便十分宝贵。

【一搭一档】 谓互相配合,彼此协作。有时含贬意。

【一搭两用】 一物二用。

【一挥九制】 一提笔就能写出九道制书。谓文思敏捷。

【一挥而成】 同“一挥而就”。

【一挥而就】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荐举不捷》:“扞王璘呴复为鸟散馀花 落诗二十首,援毫而就。时忽风雨暴至,数幅为回飚所卷,泥滓沾渍,不胜舒卷。璘曰:‘勿取,但将纸来!’复纵笔一挥,斯须复十馀篇矣。”后因以“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

【一叶知秋】 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来临。比喻由细微的迹象就能推知 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语本《淮南子·说山训》:“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宋唐庚《文录》、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三引唐人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一叶迷山】 意谓一叶蔽目,不见泰山。

【一叶报秋】 同“一叶知秋”。

【一落千丈】 唐韩愈《听颖师弹琴》诗:“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 强。”原指琴声骤然低落。后常用以形容景况急剧下降。

【一朝一夕】 一个早晨或一个晚上。形容时间短促。

【一朝千里】 犹一日千里。

【一朝之忿】 一时激发的愤恨。

【一朝之患】 突然发生的祸患。

【一栖两雄】 比喻两雄对峙,势不并存。

【一跌不振】 同“一蹶不振”。

【一无所有】 什么都没有。

【一无所知】 什么都不知道。

【一无所能】 一点本领也没有。

【一笔不苟】 谓作书画或撰文极其认真,毫不马虎。

【一笔勾消】 亦作“一笔勾销”。全部取消之意。

【一笔勾销】 见“一笔勾消”。

【一笔勾断】 同“一笔勾”。

【一笔抹杀】 见“一笔抹煞”。

【一笔抹摋】 见“一笔抹煞”。

【一笔抹煞】 一笔全部抹掉。常喻轻率地全部否定。

【一傅众咻】 谓一人施教,众人喧扰。比喻事不专一,绝无效果。语本《孟 子·滕文公下》:“有楚大夫於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

【一饭千金】 汉韩信少贫,在淮阴城钓鱼,有漂母见其饥,饭之。后信为楚 王,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见《史记·淮阴侯列传》。后称受恩重报为“一饭千金”。

【一饭之德】 喻微小的恩德。

【一饮一啄】 《庄子·养生主》:“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 中。”成玄英疏:“饮啄自在,放旷逍遥。”谓鸟类饮食随心。后亦泛指人的饮食。

【一劳久逸】 见“一劳永逸”。

【一劳永逸】 亦作“一劳久逸”。谓劳苦一次,可望永安。语本汉扬雄《谏 勿许单于朝疏》:“以为不壹劳者不久佚,不蹔费者不永宁,是以忍百万之师,以摧饿虎之喙……而不悔也。”

【一寒如此】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魏使须贾於秦,范雎闻之,为微 行,敝衣閒步之邸,见须贾……须贾意哀之,留与坐饮食,曰:‘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其一綈袍以赐之。”后用以表示贫困潦倒至极。

【一画开天】 相传伏羲画八卦,始于乾卦三之第一画,乾为天,故谓“一画 开天”。

【一统天下】 ①统一全国。②比喻为某种势力或某些人所把持的局面。

【一丝一毫】 形容极其微少。

【一丝不苟】 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毫不马虎。

【一丝不挂】 ①原指鱼类不受钓丝的挂碍,禅家常以此喻不为尘俗所牵累。 按:佛语本作“寸丝不挂”。见《景德传灯录·南泉禅师》。②赤身裸体。

【一丝两气】 ①犹言上气不接下气,形容心力俱疲。②犹言气息奄奄,形容 生命垂危。

【一塌胡涂】 见“一塌糊涂”。

【一塌糊涂】 形容乱到不可收拾或糟到极点。

【一鼓一板】 鼓、板都是演唱时用以调和节奏的,两者不可分离,因以喻互 相帮衬。

【一鼓作气】 《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 三而竭。”古代作战击鼓进军,擂第一通鼓时士气最盛。后多喻趁锐气旺盛之时一举成事或鼓足干劲,一往直前。

【一梦华胥】 《列子·黄帝》:“扞黄帝呴昼寝而梦,游於华胥氏之国。华 胥氏之国在弇州之西,台州之北,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盖非舟车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后因称一场幻梦为“一梦华胥”。

【一槌定音】 见“一锤定音”。

【一概而论】 亦作“一而论”。指对问题不作具体分析,笼统地同样看待。 语本《楚辞·九章·怀沙》:“同糅玉石兮,一而相量。”

【一岁三迁】 谓升迁极速。

【一岁再赦】 见“一岁载赦”。

【一岁载赦】 亦作“一岁再赦”。一年之中再次赦罪。谓赦免过滥。

【一路平安】 指旅途顺利。亦常用作对出门人的祝福语。

【一路风清】 形容安定升平的景象。

【一路风尘】 形容旅途辛苦。

【一路神祇】 谓同伙的人。意含讥讽。

【一路货色】 犹言一路货。

【一路顺风】 谓诸事顺利。原指帆船的航行,今常用作对出门人的祝颂语, 犹言一路平安。

【一路福星】 宋鲜于侁为京东转运使,比行,司马光谓人曰:“福星往矣。” 见宋秦观《鲜于子骏行状》。明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元祐更化》、清翟灏《通俗编·祝诵》引《四友斋丛说》均作“一路福星”。福星,即岁星,旧时术士谓岁星照临能降福于民。宋代行政大区称路,后以路为道路之“路”,以“一路福星”为祝人旅途平安之语。

【一乱涂地】 形容乱到不可收拾。

【一意孤行】 《史记·酷吏列传》:“禹(赵禹)为人廉倨,为吏以来,舍 无食客。公卿相造请禹,禹终不报谢,务在绝知友宾客之请,孤立行一意而已。”谓谢绝请托,按己意执法。后以“一意孤行”指不听劝告,固执地照自己的意思行事。

【一资半级】 犹一官半职。

【一褱而论】 见“一概而论”。

【一碧万顷】 形容青绿无际。

【一模一样】 样子完全相同。

【一模二样】 犹言一模一样。

【一榻胡涂】 见“一塌糊涂”。

【一团和气】 ①本谓一团祥和之气。后多用以形容态度十分和蔼。②今亦指 无原则地与人和气相处,常含贬意。

【一团漆黑】 ①形容非常黑暗。②喻一无所知。

【一鸣惊人】 比喻平时默默无闻,突然有惊人的表现。

【一个半个】 谓为数甚少。

【一语中的】 见“一语破的”。

【一语破的】 一句话就击中要害。的,箭靶的中心,比喻要害之处。

【一语道破】 一句话说穿。

【一语双关】 一句话包含两个意思,即表面上一个意思,而暗中却藏着另一 个意思。

【一误再误】 谓一再失误。语本《宋史·魏王廷美传》:“太宗以传国之意 访之赵普。普曰:‘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邪?’”

【一尘不到】 形容清净纯洁。

【一尘不染】 ①佛教谓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修道者达到真性清 净不被六尘所染污为“一尘不染”。后多用以形容清净廉洁,品格高尚。②指非常清洁。

【一尘不缁】 犹一尘不染。

【一齐众楚】 一傅众咻。

【一闻千悟】 形容悟性极高。谓略一指点,即完全了悟。

【一网打尽】 原指捕鱼或捕兽,多用以借喻全部获取或彻底肃清,无一遗漏。

【一网尽扫】 犹一网打尽。

【一发千钧】 语本《汉书·枚乘传》:“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县 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谓一根头发上系着千钧的重量。比喻极其危险。

【一穀不升】 指歉收。

【一穀不登】 见“一穀不升”。

【一瞑不视】 ①闭眼不能再看,指死亡。语出《战国策·楚策一》:“有断 脰决腹,一瞑而万世不视,不知所益,以忧社稷者。”鲍彪注:“瞑,不视也,谓死。”②形容不怕牺牲。③人为的闭眼不看。指逃避现实。

【一暴十寒】 亦作“一曝十寒”。晒一天,冷十天。比喻做事没有恆心。

【一喷一醒】 ①唐韩愈孟郊《斗鸡联句》:“一喷一醒然,再接再厉乃。” 王伯大音释引樊汝霖云:“鸡用水喷,神气始醒。”后宋儒常以此语比喻慎独戒惧功夫。②喻推动督促。

【一噎止餐】 犹因噎废食。语本《吕氏春秋·荡兵》:“夫有以饐死者, 欲禁天下之食,悖。”

【一箭上垛】 ①犹言一箭中的。比喻事情一办即成。②喻一见中意。

【一箭之地】 谓距离不远。

【一箭双雕】 见“一箭双雕”。

【一箭双雕】 一箭射中两雕。雕,亦作“雕”,一种性凶猛的大鸟。《北史 ·长孙晟传》:“尝有二雕飞而争肉,因以箭两只与晟,请射取之。晟驰往,遇雕相攫,遂一发双贯焉。”又《新唐书·高骈传》:“事硃叔明为司马,有二雕并飞,骈曰:‘我且贵,当中之。’一发贯二雕焉。”后因以“一箭双雕”形容射艺高明,亦用以比喻一举两得。

【一德一心】 大家一条心。

【一彻万融】 犹言一通百通。

【一盘散沙】 形容力量分散,不能团结一致。

【一剑之任】 ①谓以一人一剑之力。指作战的士兵,犹言一人之勇。②指独 力担任艰巨的任务。

【一诺千金】 形容说话极有信用。语本《史记·季布栾布列传》:“楚人谚 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一诺无辞】 一口答应,没有二话。

【一麾出守】 南朝宋颜延之《五君咏·阮始平》:“屡荐不入官,一麾乃出 守。”麾有挥斥、排挤意,谓阮咸受荀勖排斥,出为始平太守。麾亦有旌麾意,故后多以“一麾出守”用作朝官出为外任之典。

【一潭死水】 一池不流的水。形容死气沉沉,长期没有什么改变的局面。

【一穷二白】 形容经济文化十分落后。

【一浆十饼】 比喻小恩小惠。浆、饼皆微物,故有此语。

【一线之路】 谓一条活路。

【一缘一会】 谓有缘相合。

【一树百穫】 种一次收获百次。常喻培植人才获益长远。

【一还一报】 谓做一件坏事后必受一次报复。

【一举一动】 指每一个举动。

【一举三反】 《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后以 “一举三反”指善于推理,能由此及彼。

【一举千里】 一飞就是千里。喻前程远大。

【一举成名】 原指士子一旦科举及第就天下闻名,后亦泛指一下子就出了名。

【一举两全】 谓一举措而能顾全两面。

【一举两得】 做一件事能使两方面都得到好处。语本《东观汉记·耿弇传》: “吾得临淄,即西安孤,必覆亡矣。所谓一举而两得者也。”

【一举万里】 见“一举千里”。

【一钱不名】 谓身无分文。常以形容囊橐一空或甚为贫穷。

【一钱不值】 谓毫无价值。值,本作“直”。语出《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生平毁程不识不直一钱。”

【一钱如命】 形容极端吝啬。

【一锤定音】 本指制造铜锣时最后一锤决定锣的音色,后借喻凭一句话作出 最后决定。

【一龙一蛇】 喻时隐时显,变化莫测。

【一龙一猪】 喻二人相去悬殊。

【一掷千金】 原指赌博时一注就投下千金。后用以形容挥霍无度。

【一掷百万】 形容赌徒下注极大。

【一掷乾坤】 谓以天下为孤注之一掷。乾坤,天下。语本唐韩愈《过鸿沟》 诗:“谁劝君王回马首,真成一掷赌乾坤。”

【一薰一莸】 薰莸相混。比喻善常为恶所掩。

【一点一滴】 形容微少零星。

【一点半点】 表示微小而不定的数量。

【一点灵犀】 ①唐李商隐《无题》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谓犀角上有纹,两头感应通灵,故以“一点灵犀”喻心心相印。②指聪敏。

【一簧两舌】 喻诳言乱语。簧,乐器的发声薄片。

【一谦四益】 《易·谦》:“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 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后以“一谦四益”谓谦虚能使人得到很多益处。

文章作者:未知  更新日期:2006-11-17
[文章浏览:][打印文章][发送文章
上下篇章
·《汉语成语》上篇:一 (2)2006-11-17
·《汉语成语》上篇:一 (4)2006-11-17
·《汉语成语》上篇:一 (5)2006-11-17
·《汉语成语》上篇:一 二2006-11-17
相关文章
·《汉语成语》上篇:伶 低 你 位 伴 伺 佛 来 佳 侍 佶 供 使2006-11-18
·《汉语成语》上篇:侏 侜 佻 佩 佹 侈 依 佯 侔 俎 便2006-11-18
·《汉语成语》上篇:例 侃 修 俏 保 俐 俗 俛 系 信 侯 俟 倖 借 倚 倒2006-11-18
·《汉语成语》上篇:条 脩 俱 倡 俾 倜 俯 倦 倔 做 偃 偭 偶 偎 偷 停 偏2006-11-18
·《汉语成语》上篇:假 伟 禽 傲 傅 傍 债 传 傫 伤 倾 像 佣 仆 僵 价 俭 儋2006-11-18
·《汉语成语》上篇:亿 仪 僻 儒 儗 侭 优 俨 八 六2006-11-18
·《汉语成语》上篇:公 并 共 兵 弟 其 并 具 典 前2006-11-18
·《汉语成语》上篇:一 (1)2006-11-17
·《汉语成语》上篇:一 (2)2006-11-17
·《汉语成语》上篇:一 (4)2006-11-17
相关软件
·啊估汉语成语接龙 V1.22021-05-12
阅读说明
·本站大部分文章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告知,本站即做删除处理。
·本站法律法规类文章转载自[中国政府网(www.org.cn)],相关法律法规如有修订,请浏览[中国政府网]网站。
·本站转载的文章,不为其有效性,实效性,安全性,可用性等做保证。
·如果有什么问题,或者意见建议,请联系[网站管理员]
  原“浪人文章”和“浪人下载”网站已合并为“老若尔文章软件站”,域名:https://lre.cn
  本站使用【啊估文章软件站】网站系统    网站管理员留言簿〗〖捐助     闽ICP备08009617号